为什么在医院MRI和CT室里要采用机房专用空调
发布时间:2021-01-27 点击次数:475次快盈1 众所周知,温度表示的是物体的冷热程度,那么什么是湿度呢?湿度通常又叫相对湿度,是空气中水蒸气量与相对压力下的饱和水蒸气之比,习惯上表示为:%RH,如45%RH。根据实验测定,人体体感*佳温度范围为18-25℃,而各种条件下适宜的相对湿度为表3所示
表3:
环境
快盈1 相对湿度(RH)
快盈1 人*有利的环境湿度
55%—65%
快盈1 *有利的防病、治病环境
40%—55%
快盈1 计算机、通讯器材
45%—60%
家具等木制品
快盈1 40%—60%
温度过低或过高,人都会感到不适,甚至出现冻伤或中暑等病症。而湿度过低直接表现为干燥。科学家通过对流行病的研究发现,在干燥的冬季,各种流行病的发病率明显增加,同时干燥的环境会导致水分过度流失,加速生命的衰老,只有湿润的空气才能保持生机盎然。随着冬季的到来,另一现象更加明显。晚上我们脱毛衣时会时常发现“啪啪”的小火花爆出,这就是由于空气干燥产生的静电所致。而这一现象给人体带来的静电电压高达2000伏以上,甚至几万伏。静电环境对人的健康极为不利。湿度过高的潮湿环境则会导致烦闷甚至是风湿等多种疾病。
由此可见,适宜的温湿度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。同样的道理,对于高度机电一体化的医疗设备而言,温湿度也将直接影响设备性能的发挥。
快盈1 首先,医疗设备的服务对象主要是人,环境温湿度直接影响着人的健康和情绪。
其次,对当今设备而言,因其包含大量精密机械电气传动、计算机控制及信息存储、图象显示等技术,环境温度过高容易引起散热不良,轻则导致集成电路工作异常,重则导致控制芯片和线圈烧毁;温度过低,集成电路和设备润滑系统常常无法工作。环境湿度过高时,空气中的水分因达临界温度即凝结并附着于电气元件上,导致电气性能改变,精密机械表面因长期受潮而生锈会降低精密度,甚至引起X线高压放电或击穿(球管和显示器等);环境湿度过低导致的静电轻则使计算机内存数据几磁盘数据丢失,造成电子障碍,重则是静电火花会引起爆炸和火灾,危及人身、设备安全。
因此,正确、合理地控制温度和湿度,创造出一个良好的小气候,对于医疗服务和医疗设备而言都是及其重要的。普通的空调设备对温度的调节已能满足应用的要求,而对于湿度的控制却有点力不从心。针对我国不同地域的气候特点,通常北方地区较为干燥(尤其是在冬季),加湿器则可发挥很好的作用。据实验研究,当空气中的相对湿度达到45%RH以上时,静电现象会自然消失。因为静电是由于空气中干燥物体间绝缘电阻高所致。而南方地区则较为潮湿(尤其是梅雨季节),除湿机则是必不可少的配置。至于像核磁共振这样的大型医疗设备,因其温湿度要求严格、且散热量大,*佳的选择只能是恒温恒湿功能的机房专用空调。